【译文】孔子说“用政法来诱导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会暂
【译文】孔子说:“用政法来诱导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会暂时免于罪过,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用礼教来整顿,老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道:同“导”,引导。免:免罪,免刑。格:来,引申为归服,向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即小有所成,能够自立;四十
【译文】孔子说:“用政法来诱导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会暂时免于罪过,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用礼教来整顿,老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道:同“导”,引导。
免:免罪,免刑。
格:来,引申为归服,向往。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即小有所成,能够自立;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会迷惑;五十岁,知晓了天命;六十岁,别人一说话,便能听出大旨;到了七十岁,尽管随心所欲,也不会有任何念头越出规矩。”
有:同“又”。古人在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多用“有”字。
立:何晏《集解》:“有所成立也。”
不惑:《子罕》《宪问》都有“知(智)者不惑”。
耳顺:郑玄说:“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也。”即知其微言大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
后来,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健在,按规定的礼节服侍他们;去世了,按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孟懿子:鲁国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他死后追赠的谥号。
延伸阅读:
- 消灭囤积的脂肪 饮食和运动结合消灭肚子上的赘肉[图]
- 一人治之十人食之一个人种田供十个人消费上文说“上田夫食九人”[图]
- 秦湛,一首谒金门鸳鸯浦春涨一江花雨隔岸数声初过橹晚风生碧树舟[图]
- 苏轼《东坡乐府》这也是参用五、七言近体诗的句式组成的而两[图]
- 丰、蔀、斗注见六二 夷主指女主人之妹即同时嫁与男主人者(详见[图]
- 常言道好的开始只是成功的一半“算计”精明“算计”正确为夺取战[图]
- 周道大道怛(dá)忧伤风儿刮得呼呼响车子跑得飞一样回头望着离[图]
- 我国瑶族人有一种出现在婚俗中的服饰介乎在定情与订婚之间那就是[图]
- 缥(piǎo)衣淡青色的衣服牛渚津长江渡口名在安徽当涂西北牛[图]
-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 语!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师以拄杖[图]